专栏:居室求学(十六)
(相关资料图)
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忽然想起鲁迅先生的《准风月谈》 《而已集》,于是就从书柜取出,遵循孔夫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古训,又重读几篇先生的演讲。
1927年,先生在广州作过几次有名的演讲。第一次是在黄埔军校,对军人讲革命与文学的关系。收入《而已集》时,题目为“革命时代的文学”。当时,广州是革命的中心,先生在这次演讲中提出自己的文学观,认为“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先生的文学观,用一位著名美学家的话说就是:“美是自由的象征。”自由、真诚地创作,才是文学的不二法门。在这次演讲中,先生流传最广的话是:“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先生对军人演讲的主旨,是强调实际革命的重要性。
除了这次演讲,先生还在广州夏期学术会上发表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学术性的演讲,谈笑间对中古文学的精辟论断,已成为文学史不可更移的权威结论。先生对魏晋人物的分析,以轻松、风趣的语言谈起,演讲主脉是对中古文学的肯定和赞美。
第三次演讲是在广州知用中学,收入集子时,题目为“读书杂谈”。先生开宗明义,说学校是读书的地方,他就谈谈读书。演讲的主要内容是,首先主张学生读课外书,但有个前提,就是在功课完成之后。先生说:“应做的功课已完成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次,先生在建议读课外书后,还提出要独立思考:“看了以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先生的意思,是要读者不要完全听评论家对某本书的评价,要读原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样读书,书本才是营养。最后,先生说读书要和实际相结合,“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在中学的演讲,关于读书,先生讲得很全面,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
我不了解现在中学里学生读课外书的情况。先生在近百年前讲的话,在今天的中学里还有用吗?还有学生愿意听吗?
先生的书,我早已买齐,全都读过。今天心情不靖,忽然想读《准风月谈》《而已集》,还特别想用旧版影印的毛边本。我一手拿着裁纸刀,一手按住书,像小学生做手工似的,重温这几篇演讲。旧版影印的鲁迅文集,我有一大箱,是友人送我的。收到多年,我没有完全打开阅读,因为我有经整理注释的全集。对毛边本,不少朋友有兴趣收藏并津津乐道,但我对此无感。我想,今天还有人喜欢玩这个,大概是雕版印刷时代的遗风吧。看看旧版影印的书,我只是注意它的形式,是从美术的角度欣赏的。不过,手拿一把刀读书,轻轻裁开书页,心里异常宁静,有如木版雕刻家在工作,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我有几册线装鲁迅手稿,是30年前在历史博物馆的书市买的,每册五角。近日看到鲁迅文集按手稿出版的报道,我毫不动心,因为我已看过了,我早有零星散本。我的零星散本,是1974年出版的,印刷用纸印制工艺,绝对上乘。
>>作者简介:
卫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审,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丹枫阁》《陈谷集》等。
作者:卫建民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IT研究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