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否需要完整而活的胚,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关资料图)
1、蔬菜种子的萌发,首先是种子本身具有发芽能力,其次是要求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氧气、水分等。
2、(1)种子发芽的在条件种子发芽的在条件主要是指两个方面。
3、第一,种子本身有发芽能力(发芽潜力),即种子是活的而不是死的。
4、第二,种子在给予其萌发所需的条件时能够萌发。
5、所以,无论是直播或是育苗,都必须是有活力的种子,但许多蔬菜作物的种子(如洋葱、韭菜等),其种子寿命较短,在室存放一年以上时,几乎失去发芽能力,因此,对于种子寿命较短的蔬菜作物,应用新种子播种,尽量不用陈种子。
6、即使是种子寿命较长的蔬菜作物,如番茄、白菜等,在播种之前最好也能检查其发芽率。
7、另一方面,有的蔬菜种子即使具有活力,并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有时仍不发芽,这种情况称为休眠,为了使播种后种子能顺利发芽、出苗,对于这些具有休眠特性的种子在播种前应采取措施解除其休眠。
8、(2)种子发芽的外在条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很高,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就能迅速萌发,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长出茁壮的秧苗。
9、如果不能满足,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种子萌发的质量。
10、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是种子发芽必不可少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发芽三要素),除此之外,光、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因素对种子发芽也有影响。
11、①水分。
12、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
13、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以后,才能使贮藏的养分转变成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14、水分还能使种皮变软,增加透气性,加速种子的吸水萌发。
15、种子在萌发前,必须吸足一定量的水分。
16、但吸水量和吸水速度依蔬菜种类而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种皮的构造和种子贮藏的营养成分。
17、一般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吸水快而多,含淀粉较多的种子吸水慢而少,含脂肪较多的种子介于二者之间。
18、种皮透水性好的种子吸水就快,种皮致密,透水性差的吸水就慢。
19、十字花科、豆科、番茄、黄瓜等蔬菜种子的种皮透水性较好;伞形花科、茄子、辣椒、西瓜、冬瓜、苦瓜、葱、菠菜等蔬菜种子的种皮透水较为困难。
20、所以,在浸种时要根据这些特点合理掌握时间;如果吸胀时间过长,会导致种子营养外渗而种子活力衰退。
21、另外,蔬菜种子在播种以后,其发芽率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应根据蔬菜种类掌握土壤含水量。
22、②温度。
23、种子在发芽时要求适宜的温度。
24、不同蔬菜种类的种子发芽最低、最高、最适的温度是不同的。
25、一般喜温蔬菜(瓜类、茄果类和部分豆类)要求的温度较高,适宜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35~40℃,最低温度为10℃。
26、耐寒、半耐寒蔬菜(白菜、甘蓝、芥菜等)的发芽适温为15~25℃,最高温度在30~35℃左右,最低温度为0~4℃。
27、但是多数蔬菜的种子在15~30℃范围都能较好的发芽,其中,有些蔬菜的种子适宜发芽的温度范围较广,如白菜类蔬菜;有些则较窄,如莴苣等。
28、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温度条件范围,种子发芽率较高,且发芽时间较短。
29、如果高于适宜温度,虽然种子发芽较快,但芽的质量则较差(也有一些蔬菜种子在高于适宜温度时不能发芽,特别是莴苣、芹菜种子);而如果低于适宜温度,则种子发芽时间延长且发芽率也较低(在湿度高时甚至引起烂种),秧苗生长相对较弱。
30、有些种类的种子在恒定的温度条件下发芽不如在变温条件下的好,例如茄子就是比较典型的需变温才能发芽良好的蔬菜作物,其昼夜温差为8~10℃时发芽最好,即昼温30℃/夜温20℃的变温。
31、实际上,播种后,蔬菜种子总是处于一定的昼夜温差条件下。
32、③氧气。
33、氧气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极为重要的条件。
34、种子在贮藏期间,呼吸极为微弱,需氧量较小,但当种子吸水萌发时,呼吸作用逐渐旺盛,所以对氧气的需要量急剧增加。
35、种子发芽时如果无氧或氧气不足,种子发芽不良甚至不能发芽。
36、如果在浸种催芽时透气不良或播种以后覆土过厚、特别是苗床过湿,都会因缺氧而使种子发芽不良,甚至造成烂种。
37、豆类蔬菜、部分瓜类蔬菜播种后尤应注意这一问题。
38、④光。
39、光对蔬菜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种类而异,但多数蔬菜的种子在发芽时对光的反应不敏感。
40、按照种子发芽对光的敏感程度,可将蔬菜种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需光种子,即种子发芽时需要一定的光,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发芽或者发芽不良。
41、如白菜类、甘蓝类、莴苣、芹菜、胡萝卜等。
42、第二类是嫌光种子,即种子要求在黑暗的条件下才能发芽,有光则发芽不良。
43、如瓜类、苋菜、葱、韭菜等。
44、第三类是中光种子,即在有光或黑暗条件下均能正常发芽。
45、如豆类等大多数蔬菜种子于此类。
46、了解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可在播种或催芽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IT研究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