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IT研究网 > 数据 > >> 内容页

BaoBao故事|撑船(散文) 世界最新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23-05-22 15:01:01


【资料图】

赣南宁都有一个阳都村,三面临水,因水而兴。三国吴嘉禾五年在这里开疆拓土,建了“阳都县”。这里,以扎排造船而兴盛、水运发达而著称。千余年来,梅琴贡水汇聚的赣江滔滔奔流,阳都的撑船史就是赣南的航运史,经历了浮沉与兴衰。

听人说,阳都还有多处的古码头,而且偶有农户因抄近路撑船下田耕作。进入新时代,早已销声匿迹的“水运”居然能在阳都“重现”,让我心头一热,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记忆闸门瞬间打开,儿时在梅江河畔看到的“白帆点点”挥之不去。那天,阳光正好,散射在江面的余光像白金晃动,熠熠生辉。我与几名文友前往阳都,希望能一睹三江交汇的风采及经过岁月斑驳的码头、船只。一饱眼福后,村干部带我们去村里采访了一名老船工,他年轻时很会撑船,是宁都航运史的“活教材”。

老船工叫张生,已是耄耋之年的人了,但身体很硬朗,精明了得。他上下六代都是拉纤者,撑船成了他整个家族人的生活,融入了骨髓里,给他留下了永远磨灭不了的记忆。过去,宁都是偏僻落后地区,没有铁路更没有可以通九州的公路,交通运输只能靠江河航运,所以,阳都这些“水运军”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物流老板,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和羡慕。他们载着这边的货物出去,带着外边的货物进来,满足群众所需。不少家庭一家老小都在水上生活,吃住都在船上,风里来雨里去。每条船大都运货、载客,忙个不停,如粮食、布匹、木材,还有石灰和柴草,包罗万象。据张生回忆,他的老家在阳都营底,祖辈都以撑船为业,从小他便跟着父亲在船上生活,时常航行于赣江、鄱阳湖、长江和宜昌三峡一带,直至在宁都县航运公司退休。他们的船只始发站(港)就是自己的家门口——阳都三江口码头,吉安和赣州也有作为中转站的港口。766公里的赣江,又是江西省最大河流,处在长江中下游南岸,与阳都交汇的梅江、琴江都是赣江的发源地,自北向南纵贯全省,有13条主要支流汇入,沿岸各地都是长江下游与两广的交通纽带。当年,来往的船只特别多,从南昌、樟树运粮的船只经过吉安码头停靠后,运往他处,从赣州、万安等地来的船只,运来烟叶、棉花等物资进行交换,当时这一带的梅江特别繁华,人口集中在县城沿江和阳都三江口一带,码头上总是有大批挑担捎物的人在等候上船,有的买卖,有的走亲访友,有的对岸劳作……江面上竹排、木船云集,满江帆船点点,夜以继日。繁忙的水面上百舸争流,大小船只“千帆竞渡”,川流不息,其情其景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水上航运画卷。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宁都矿产资源得到很大的利用和开发,煤炭、乌沙、稀土、水泥及其他建材等产业应运而生,大量工业原料、木材等通过水上运输前往赣州、闽粤等地。

峰峦层嶂,漩流暗礁。撑船拉纤的艰辛我们这代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张生回忆,每一艘船都载着沉甸甸的货物,有时还要迎着洪汛,劈开惊涛,绕暗礁,过险滩,浪击梅江、琴江、贡江、赣江、鄱阳湖,游弋长江,北上宜昌三峡,沿京杭大运河过江浙,入山东枣庄,千里历险,途经多地,时而顺水而下,时而逆水而行。每艘船三五人一组,每组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常说的“船老大”就是船主,负总责。“头工”是指掌撑篙的水手,我们常说的看方向的指挥者,这个岗位举足轻重,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有诗曰:“暴流皆石齿,得失在头工。”最后还有一个“艄公”。一般情况而言,顺水而下是比较顺利的,可以“各自为战”;而逆水而上则是一件麻烦加啰嗦的事,必须要结伴而行,三五艘船一起出发,依靠大家的力量肩背绳套拉船,也就是拉纤。当时,行驶在梅琴贡赣等流域上的货船,每艘要装十几吨甚至几十吨货物,有时由于滩陡、水浅,必须要集中几十人才能拉动。这时,船家们就大联合,集中各船的拉船工,一船一船地拉,一艘一艘拉过险滩。拉纤过程中,首先是需要头工找路,“水情”不复杂的河道有五六人跟着就行。多人拉纤,那场景颇为壮观,却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此时,拉船工必须统一协调。如果拉船队伍中有一至两个人不使劲或不合拍,就会形成队伍的倒退,继而造成人员摔倒甚至伤亡。他们手脚并用,几乎像爬行动物一样,一步一垫,艰难地匍匐前行。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船工们便喊响了拉船号子,以维持队伍的整体协调性和统一性。直到1972年,阳都村口的江河上下流域,随着国家航运事业的发展,机动船替代了人工船,依靠船体柴油发动机取代人工体力,纤绳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拉纤人与木帆船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斗转星移,张生等千千万万撑船人结束了他们的水运生活,被组织上安排到了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并退休。千帆逐渐远去,惟有一份特别的记忆,可以随着经年不衰的岁月,在依旧奔腾不息的赣水中,缓缓流淌。

上下五千年,大中国留下了无数传奇与经典,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块永不暗淡的宝石。像宁都这样得天独厚的水域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维持一千多年的撑船史逐渐被人遗忘,淡出这代人的记忆。岁月长河,人类的文化、创造与发明都要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史为镜,我们才不会忘记过去,人类社会才有进步。宁都航运的发祥地阳都更值得我们用力量去挖掘,用文字去记载,用责任去抢救。否则,这段辉煌的历史,这段为人类、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了无数贡献的水上航运史就坠落了茫茫江面随之东流,留不下任何痕迹,这是几多遗憾的事啊!阳都是宁都开县之地,老祖宗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资源,三江交汇、古码头、古城遗迹、古窑、古地名依存,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这把“尚方宝剑”,按照全域旅游蓝图,开发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复古“三国县城”、恢复“水上航运”,还梅江“千帆竞渡”的热闹场景,从而使撑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IT研究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