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IT研究网 > 研报 > >> 内容页

全球即时:在博物馆,邂逅地球另一端的古老文明

来源: 金台资讯 2023-06-29 09:32:01

被称为“吉氆”的记事结绳。 本报记者 赵茁轶摄

神在月亮船上划桨细纹陶瓶。 本报记者 王熙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彩绘陶鼓。 本报记者 王熙摄

六月十五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右)向游客讲述印加帝国的形成过程。 本报记者 赵茁轶摄

猫科动物造型的器皿、宏伟的巨型岩石建筑群、繁复的结绳记事……这些印迹皆来自秘鲁,庞大的印加帝国在此缔造,灿烂的安第斯文明在此发展。但在16世纪,这一地区的文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幸运的是,曾经辉煌的安第斯文明在考古发掘的帮助下得以重见天日,其所蕴藏的珍宝在近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6月10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与秘鲁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引进展览“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168件(组)精美文物讲述着印加往事,带领观众走近地球另一端的古老文明。

■ 文物是文明的见证者

“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展览内容分为“精彩的前奏:公元12世纪前的安第斯文明”和“辉煌的顶峰:公元12世纪至16世纪的印加帝国”两大部分。展出的168件(组)精美文物来自秘鲁印加博物馆等14家博物馆。展出的文物类别丰富,有骨器、陶瓷、金属、石器、木器、纺织品、绘画和木乃伊等,均为反映印加帝国和安第斯文明的重要物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印加帝国存续的时间仅有不到200年,但2万年前,安第斯山脉就已经出现人类活动。我们希望大家在了解繁荣的印加文明及帝国特点时,也能够了解它的形成过程。”谈到布展结构时,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表示,“因此,我们将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前奏’就是告诉大家印加文明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第二部分则重点讲述文明鼎盛时期印加帝国各个领域的生产创造。”

侯宁彬表示,在甄选文物时,策展人员力求还原安第斯文明的全貌。选品既要有全面性,能反映文明发展的链条,让观众对其发展序列有所了解,又要有特殊性,能够代表当时文明本身的特点,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一件件文物浓缩着数千年文明的绚烂之美。基于这样的考量,本次展览中的展品涵盖宗教、建筑、农业和海洋文化等多方面,生动翔实地反映出安第斯文明各时期的主要特色。

在安第斯文明早期,丰富多彩的各种文明已登上历史舞台。莫切文化是安第斯地区“古典语言化盛开的花朵”,展品神在月亮船上划桨细纹陶瓶是莫切文化的杰作。工匠充分利用了器物的外表面,将画面内容合理布局,使画面丰富、生动。纳斯卡文化以绚丽多彩的陶器和纺织品闻名于世,彩绘陶鼓属于纳斯卡文化晚期作品,通常与排箫、喇叭、口哨和长笛一同进行演奏;瓦里文化则以严谨的棋盘式布局改良了城市建设,这一时期的大型人形罐呈现出一个身穿华服外衣的男性形象……

印加帝国不仅延续了早期安第斯文明各文化的传统,更在建筑、纺织陶器和国家治理方面都有创新之处,是古代安第斯文明的集大成者。印加帝国晚期的古城遗址马丘比丘形似迷宫,结构完备,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印加帝国的纺织品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品之一;印加帝国的历史主要通过印加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以及被称为“吉氆”的结绳记录下来。这种结绳记事的记录体系至今仍没有被破译。

“我们希望在展出过程中把整个安第斯地区的文化通过各种文物表现出来。物证是解读社会面貌和古代信息最直观的方式,这些文物都是文明的见证者。”侯宁彬说。

■ 交流的“种子”早被埋下

关于安第斯文明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目前较受认可的观点是,大约在距今2万年至1.5万年前,一批东亚人经白令陆桥(今白令海峡)来到北美阿拉斯加,随后进入北美内陆,散居在南美各地。这群东亚先民成为美洲原始居民印第安人的祖先,并创造出了闻名世界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文明。

由此可见,东方与美洲的文明早在万年前便产生了交流。“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在南美发现古人类或古猿的证据链,因此考古学家普遍认为南美的文明可能源于欧亚大陆。”侯宁彬介绍,“安第斯文明可以称得上文明‘迁徙’或交流的见证。”

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美洲原始居民创造了无数历史文化财富。这片土地上兴起了查文、纳斯卡、莫切、迪亚瓦纳科等众多古代文化中心。高度发达的印加文明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成为整个安第斯文明的鼎盛阶段。

尽管身处封闭环境,文明的交流却未被隔断。美洲被哥伦布的环球航行船队“发现”后,与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从明朝开始,南美洲的农作物相继被引入中国。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先在沿海地区被人们种植,而后又被推广到全国。这些农作物的广泛种植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也改变了中国的传统饮食结构与习惯。中国的一些农作物也传到了南美洲,对当地产生极大影响。

2016年是中秘两国建交45周年。“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秘鲁行”大型文物展在秘鲁考古、人类学和历史博物馆开幕。该展览展品主要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提供,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提供了自新石器时代至唐代的展品共60余件(组),占全部展品的一半以上。这背后是中秘两国政府部门、艺术机构的共同努力。这次展览让秘鲁民众能够近距离欣赏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文物,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和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展览正是对“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秘鲁行”的呼应。文明的种子从东亚到南美,在相距万里的土地上结出了灿烂的果实。一方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一方是太阳子民建立的四方之国,两片文明的沃土在21世纪的博物馆中,再次产生了交集。

■ 从灿烂文化中汲取力量

中国和秘鲁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将秘鲁的历史搬进中国的博物馆,为中秘两国的人文交流搭建起一座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桥梁。在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加持下,博物馆通过文物实证、多媒体等方式更直观展现地区文明面貌,让中国观众能够深入了解来自遥远南美洲的古安第斯文明。

6月15日,来自沈阳的游客刘南向对展厅内的文物赞叹不已:“我是专门从沈阳来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没想到遇到了关于印加帝国的展览。我恰巧在前几年去过秘鲁,看着展厅内的文物和介绍,我能感受到博物馆的用心,也感受到更多印加帝国文化的魅力。”

“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文明,最便捷、有效的一个方式也许就是参观博物馆里与之相关的展览。我们希望通过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个平台,让三秦大地乃至中国的百姓能够感受到异域文明的魅力。”侯宁彬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展览提供了一个窗口,让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不仅能了解陕西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更能了解全世界的文明,了解不同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印加文明没有文字,没有留下任何书面的历史记载,因此关于印加历史文化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尽管如此,策展人员仍希望观众可以从展览中感受到印加文明的辉煌、中西文明的差异以及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并以宽广的胸怀借鉴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来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未来。

“在博物馆这个空间里,观众能够感受到先民们的智慧,进而产生自豪感,从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展览对观众们今后的生活能够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我觉得这才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作用。”侯宁彬说。

据悉,“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展览会在中国的5个城市进行巡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的首站展出结束后,巡展将进入扬州、深圳等城市,继续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印加帝国的神奇风貌。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国IT研究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